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上医治未病 一体推进“三不腐”消灭腐败问题滋生的萌芽与土壤 《黄帝内经》有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将疾病滋生的土壤消灭,把疾病扼杀于萌芽的才堪称良医上工。贪污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毅力,在惩治腐败上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打虎猎狐,取得巨大成绩,腐败,这个自权力诞生以来如形随形的顽疾,在我国被牢牢的遏制。到党的二十大时期,反腐败斗争呈现新局面、新形势,今年以来,在广泛开展的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严肃开展下,打出多个反腐点位,取得良好态势,在如今的反腐败工作中,我们纪检干部更要充分发挥“治未病”的精神,深入群众最关心的最基层、第一线, 做好“治未病”,必须将理论知识培养深入人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筑牢信仰基础,首先要加强理论武装头脑,党员、纪检干部要充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的研习,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发自内心拥护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工作任务,把监督执纪工作想在平常、融入日常、干在经常。 做好“治未病”,要有见微知著的智慧和能力。要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关键在于从细微入手,打早打小。当前,部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还存在重审查调查轻日常监督检查的倾向,要发现群众身边的廉政风险隐患,关键在于日常监督“咬耳扯袖”,要加强派驻村(社区)纪检监察力量建设与完善,探索建立协同监督检查的制度,充分发挥好乡镇基层熟悉群众诉求、纪检室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做好同题共答;做好乡镇纪委副书记、纪检委员和村纪检委员、纪委书记轮训制度,让基层纪检力量参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增强基层纪检力量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既能融入群众了解民生实事,又熟悉纪法战斗力强的“中坚”队伍。 做好“治未病”,要进一步规范好权力的使用,时刻监督好其运行机制。经过多轮机构改革及基层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以来,党的力量延伸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切实加强了党对各项工作的绝对领导,但在机构改革、撤乡并镇等工作开展中,也出现了部分领导班子失和,独断专行等问题和隐患,要深入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就要规范基层权力的运行机制,对于新成立或者调整的基层领导班子,要及时做好谈心谈话,同时,对于新成立的基层站所、部门,纪检干部要发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提前分析研判,做好权力点位、廉政风险的分析和梳理,提前做好监督与提醒。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旧严峻,尤其是人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频频发生,对于反腐败斗争,我们必须坚持想在前、干在前的精神,做到未雨绸缪、先人一步,以“永远吹响冲锋号”的坚韧与决心,治顽疾,破梗阻,守好群众利益,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做党和政府的良医,做人民群众的铁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