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17|回复: 0

基层纪检干部:深耕细作,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3 1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注册

x

在反腐倡廉的伟大征程中,基层纪检干部如同坚守在前线的卫士,肩负着深耕细作、持续发力铲除腐败问题产生土壤和条件的重大使命。

一、基层腐败土壤的特点与危害
基层虽处于权力体系的末端,但腐败问题却不容小觑。基层腐败往往呈现出隐蔽性强的特点,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涉及到土地征收补偿款、扶贫资金等的违规操作,可能被巧妙地掩盖在复杂的基层事务之中。同时,它还具有多发性,因为基层事务繁杂,涉及众多利益关系,稍一放松监管,就容易滋生腐败行为。这种腐败直接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基层社会的稳定和谐,就像一颗颗毒瘤,逐渐破坏基层健康的政治生态。

二、基层纪检干部的工作重点

(一)深入群众挖掘线索
基层纪检干部扎根于群众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要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很多腐败线索就隐藏在群众的日常生活抱怨和反映之中。比如,有的群众反映村里的某项公共工程建设质量差,造价却很高,这可能就隐藏着基层干部在工程招投标或者施工监管中的腐败问题。基层纪检干部要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常的反映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线索。

(二)强化基层权力监督
1. 明确权力清单
梳理基层干部的权力范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乡镇干部而言,在土地审批、民政补贴发放等权力事项上,要制定清晰的权力运行流程,让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这样既可以避免干部权力滥用,也能为纪检监督提供明确的依据。
2. 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
在村一级,“小微权力”关系到群众的点滴利益。基层纪检干部要建立起针对诸如村集体资金使用、惠农政策落实等“小微权力”的监督体系。例如,通过建立村民监督小组,定期对村集体账目进行审查,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合法合规。

(三)加强廉洁教育宣传
1. 针对基层干部的教育
定期组织基层干部参加廉政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党纪国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让基层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后果。可以邀请曾经犯过错误的干部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廉洁走向腐败的过程以及内心的悔恨,使其他干部引以为戒。
2. 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
提高群众的廉洁意识也至关重要。通过在基层社区、乡村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如举办廉洁文艺演出、张贴廉洁标语等,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同时,向群众普及监督举报的渠道和方法,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的工作中来。

三、持续发力的策略

(一)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1. 制度建设
完善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明确监督的主体、对象、方式和程序等。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廉政档案,记录干部的廉政情况,包括信访举报、纪律处分等信息,为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信息化监督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基层权力监督平台。例如,开发专门的基层事务监管APP,将基层的财务收支、项目建设等信息实时公开,群众可以随时查看并进行监督举报,纪检干部也能通过平台及时掌握基层权力运行情况,提高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加强自身建设
1. 提升业务能力
基层纪检干部要不断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熟悉法律法规,掌握调查取证、案件审查等技能。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 坚守廉洁自律
正人先正己,基层纪检干部要以身作则,保持自身的廉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守纪检干部的行为规范,做到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坚决杜绝“灯下黑”现象。只有自身过硬,才能在铲除腐败土壤的战斗中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基层纪检干部在反腐倡廉的基层战场上,通过深耕细作、持续发力,不断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定能为构建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保障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